光山下营。明代。祁顺。 渺渺平原面面山,亚夫坚卧柳营闲。春云散作龙蛇阵,夜柝严于虎豹关。金吹一声天地外,剑光千尺斗牛间。行当借此三军便,剪却残胡奏凯还。
神光山即事。明代。何南凤。 屋后梅花正发时,三三两两赴招提。游人自得琴中趣,童子閒争局内棋。
神光山。明代。何南凤。 两年病骨寄招提,方补名山七字诗。北嶂摩天瞻帝极,西峰拔地护神居。万家灯火城临水,几处园林月到池。莫问神光往日事,盈眸物色静中移。
益津八景 其六 觐光山色。明代。卢龙云。 城上高楼俯樾丛,山光隐映画图中。总无竞秀千岩逼,却有寻芳一径通。天入中原形具美,地临三辅势偏雄。郁盘灵淑知无尽,长为皇家壮镐丰。
水光山色斋。元代。丁鹤年。 新构茅斋绝世纷,水光山色喜平分。四窗凉涌玻瓈月,一榻晴封紫翠云。鸟度画屏迷远黛,鱼吹清镜动圆纹。往来半是渔樵侣,閒话兴亡坐夕曛。
题光山驿壁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跨县连州几叠山,为君题作小潼关。江湖不得长耕钓,尘土别为屡往还。渐入长效趋坦荡,却从平地望孱颜。何当轻骑重登险,指点湓城夕照间。
发光山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摇摇春霜草头白,冰如龙蛇当辙迹。天开日丽非偶然,昨夜满山明月色。忆昨北走关山中,下坂还登百千尺。狂风虚霰何可当,破碎貂孤作巾帻。今朝驿道千里平,而况六幕俱空明。昔何艰险此何易,付予荣枯岂天意。人心既好马亦骄,腾{檀换革旁}齧辔鸣萧萧。我今亦复歌且谣,惠相好者同游邀。相与驰君之乐郊,从此不嗟冲涉劳。
馆中写怀寄光山琴庵。宋代。张埴。 动盪六合间,是谁行春风。万有本天分,此气何冲融。一嘘着旧树,向朵班新红。居然受巧摘,持以当晴穹。相期到烂漫,一笑成舂容。政不满金谷,何复言锦宫。未尝五日雨,人事乃尔穷。亦思发幽抱,求勿孤天工。跛履去洛阳,打拐不谓同。旦莫造化手,倘侠辟可衷。
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 其二 绝境亭。宋代。徐照。 高顶宜登望,吾州见地形。水通蛮国远,山出海门青。藓径僧行迹,风枝鹤退翎。公能同众乐,私帑建官亭。
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·宿觉庵。宋代。徐照。 公说曹溪事,经今六百年。庵基平地筑,碑记远人传。种竹初遮日,蔬岩只欠泉。自当居鼎鼐,岂在学修禅。
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·绝境亭。宋代。徐照。 高顶宜登高,吾州见地形。水通蛮国远,山出海门青。藓径僧行迹,风枝鹤退翎。公能同众乐,私帑建官亭。
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·会景轩。宋代。徐照。 不见日东上,西原雨一晴。逐时看景异,风物入诗清。立久飞云灭,身高去鸟平。石峰何处是,归思忽然生。
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·茶山堂。宋代。徐照。 片山唐国赐,茶有数根留。几番见人说,今朝还独游。远波分段白,宿霭向晴收。却有觉庵主,犹能学道州。
净光山四首 其一 宿觉庵。宋代。徐玑。 欲问庵中事,无论后与先。还因一宿觉,不用再参禅。门远青山曲,檐依古木边。谁当秋夜静,来看月孤圆。
净光山四首·茶山堂。宋代。徐玑。 山是朝廷赐,名从古昔傅。为堂居此地,汲水记前贤。雨露馀根在,荆榛细蔓缘。困来求一盏,打坐亦安禅。
净光山四首·会景轩。宋代。徐玑。 屋自与山背,西原景最清。凉风从下起,新月向前明。林静闻僧语,四虚见鹭行。此方多积翠,略似镇南城。
净光山四首·绝境亭。宋代。徐玑。 行向最高处,惟将物色参。郡城依薮泽,地势转东南。对景身垂老,题诗兴欲酣。可能清晓出,四面有晴岚。
净光山四首·宿觉庵。宋代。徐玑。 欲间庵中事,无论后与先。还因一宿觉,不用再参禅。门远青山曲,檐依古木边。谁当秋夜静,来看月孤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