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口远眺四首 其二。清代。秦孝维。 笠泽一飞鸟,千帆接素秋。暮烟沉夕丽,知是百花洲。
太湖口远眺四首 其一。清代。秦孝维。 树接苏秦庙,湖吞项羽祠。野人偏解道,范蠡载西施。
太湖口远眺四首 其四。清代。秦孝维。 鼋头排巨浪,鹿顶倚孤松。七十二峰外,添余又一峰。
太湖口远眺四首 其三。清代。秦孝维。 信有神工凿,独山开禹门。也知应有户,谁识奠乾坤。
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。清代。吴铭道。 今朝震泽行,动荡玻璃色。四万八千顷,浮天杳无极。东西洞庭山,缥窈如泼墨。与我相周旋,招之不可即。冉里那复返,毛公久灭迹。可怜水犀甲,石蕝化深碧。更闻此山中,幽人无岁历。老死不出山,何由识兵革。回头笑句践,藉手妇人力。一朝良弓藏,解使大夫惑。去去不足道,此水可亡国。
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 其二。清代。朱琰。 峻绝尧峰耸碧漪,洞庭春好费相思。轻帆一夜西风度,霜满山园唱橘枝。
舟经太湖指点湖山怀渔洋尧峰二前辈 其一。清代。朱琰。 疏钟夜雨过枫桥,邓尉看梅泊画桡。爱煞渔洋好风调,烟鬟镜黛拥寒潮。
太湖署中呈郑湛侯明府。清代。喻先恩。 淡泊安儒素,循良喜著声。民肥缘吏瘠,事险要心平。执法参诗律,攻愁藉酒兵。晋熙一湖水,不减在山清。
过石皮岭望太湖。清代。敖巘。 芙蓉天际晓烟收,叶落村墟万树秋。过岭忽开湖水面,隔溪先见马山头。云藏古寺苍岩静,风撼芦洲碧浪浮。竟日追随趋步好,尘途空悔少年游。
秋夜宿太湖县大雨通宵不辍因赋此以述怀。明代。饶相。 太湖旅宿秋宵永,檐溜潺潺彻夜鸣。薄劣早衰惭领郡,泥淹艰阻滞归程。贾生忧国空流涕,王粲登楼无限情。细数更残心百折,邻鸡犹未报天明。
过太湖 其一。明代。唐桂芳。 小舟如一叶,风顺亦悠哉。浪撼山疑动,云移树欲来。荐贤容有道,遗逸愧非才。莫惹怀乡恨,临风进一杯。
过太湖 其二。明代。唐桂芳。 向晚推篷望,群山隐约青。篙工排蚁势,野饭杂鱼腥。水阔疑无地,天低剩见星。吴音相尔汝,聊复慰飘零。
登惠山椒望太湖。明代。黄淳耀。 新晴宜纵览,薄暮勇跻攀。湖迥浮馀地,云垂接断山。征帆殊不动,落日势将还。拟放扁舟去,人今且未閒。
太湖二章 其一 东洙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刺船过东洙,东洙风景奇。莫打东洙水,惊我白鸥飞。白鸥飞尚可,翠柳鸣黄鹂。
泛太湖访九和侍讲聚坞别业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少非风尘姿,雅志在丘壑。偶从野王舟,春夜太湖泊。茆公向我揖,为我举云幕。雨后空宇澄,天高极寥廓。七十二峰峦,缥缈天际落。日短意不穷,更上湖边阁。
太湖二章 其二 西崦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刺船过西崦,西崦风光幽。莫唾西崦石,渐近太湖头。太湖烟波阔,洞庭渺难收。
太湖采莼并引 其一。明代。邹斯盛。 春暖冰芽茁,秋深味更清。有花开水底,是叶贴湖平。野客分云种,山厨带露烹。橘黄霜白后,对酒奈何情。
太湖采莼并引 其二。明代。邹斯盛。 风静绿生烟,烟中荡小船。香丝萦手滑,清供得秋鲜。荇叶分圆缺,鲈鱼相后先。谁云是千里,采采自今年。
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蒹葭缭绕带胥塘,百里沿洄笠泽长。新水浮天舟浩荡,远山沉日树苍凉。风烟西去堪乘兴,鸡犬中流别有乡。咏得鲈肥人脍玉,自敲渔榜答沧浪。
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一 太湖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沙渚依依云不动,风烟漠漠鸟飞回。横空暝色翻波去,绝岛秋声绕树来。今古奔腾疑地尽,东南伟丽自天开。眼中浩荡扁舟在,欲唤鸱夷酹一杯。
灵岩山绝顶望太湖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灵岩山正当胥口,落日西南望太湖。双岛如螺浮欲吐,片帆和鸟去俱无。閒论往事何能说,不见高人试一呼。慎勿近前波浪恐,大都奇绝在模糊。
次韵郡守胡公太湖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地轴钩横海岳牵,咸池直下具区连。封疆何计吴越限,光景长涵舜禹天。白鸟舞波摇定日,骊龙归洞落腥烟。木奴万个安能住,不是元公即上仙。
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程俱。 道旁瓮盎如汝阳,石间电雹如吕梁。不知身世在何许,举头四山郁苍苍。
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程俱。 上崖下谷鸟道中,前屩后巾鱼贯从。西山路暗光已夕,东山山头馀日红。
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其一。宋代。程俱。 司空山头朝出云,西原渡口十里阴。烟中鸡唱未及午,白雨作泥泥已深。
泛舟登弁山祥应宫之绝顶望太湖窥黄龙洞过倪尚书云岩。宋代。程公许。 蘋浪蹴帆移别浦,笋舆邀我度遥岑。云开震泽水银溢,风掠洞庭螺翠深。神井千寻龙起蛰,幽岩四面石成林。苏仙诗句倪公赋,万古清风僭嗣音。
泛舟登弁山祥应宫之绝顶望太湖窥黄龙洞过倪。宋代。程公许。 苹浪蹴帆移别浦,笋舆邀我度遥岑。云开辰泽水银溢,风掠洞庭螺翠深。神井千寻龙起蛰,幽岩四面石成林。苏仙诗句倪公赋,万古清风僭嗣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