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·万顷风涛不记苏鉴赏

原文

万顷风涛不记苏。雪晴江上麦千车。但令人饱我愁无。

翠袖倚风萦柳絮,绛唇得酒烂樱珠。尊前呵手镊霜须。

赏析

  整首词境界鲜明形象突出,情思深婉,作者以乐景表忧思,以艳丽衬愁情,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艺术手法,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形象性,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

  词的首句,“万顷涛不记苏”的“苏”,当指苏州,旧注中的“公”,当指苏轼。这一句说的是苏轼未把苏州灾荡尽的田产记挂心上。

  词上片写词人酒醉之后依稀听见声大作,已记不清何时苏醒过来,待到天明,已是一片银装世界。词人立刻从丰年联想中,想象到麦千车的丰收景象,而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。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猷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。歌伎的翠袖柳絮般洁白、轻盈萦绕中曳,她那红润的嘴唇酒后更加鲜艳,就像熟透了的樱桃。而词人却酒筵歌席间,呵着发冻的手,捋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,思绪万端。

  词人摄取“呵手镊霜须”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,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形象性和含蓄性,深刻地揭示抒情主人公谪贬的特定环境中的忧思。这一忧思形象,衬以白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对比强烈,含蕴更丰。

  上片比较明快,下片更显得深婉,而上片的情思抒发,恰好为下片的无声形象作提示。上下两片的重点是最末的无声形象。它们彼此呼应,互为表里,表现了词人一个昼夜的活动和心境。遣词、用字的准确形象,也是这首词的特点。如“不记”二字,看来无足轻重,但它却切词序“酒醒”而表现了醉中的朦胧。“但令”一词,确切地表达了由实景引起的联想中产生的美好愿望。“烂樱珠”,着一“烂”字,活画出酒后朱唇的红润欲滴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