泾水为渠食万口,一石论功泥数斗。
嗟泾独不似渭闲,安流赴海又西还。
天下楩柟尽隆栋,何如栎社不材间。
无能饱食犹天上,巧智忧劳缘利赏。
我无懋功突厥名,横身为国作长城。
又非石堡将军勍,带刀夺取紫袍荣。
世上此身愚莫比,雾縠翻惭汉童子。
壮心虽欲强自挽,凫足元悭续非喜。
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,羞死王嫱马上弹。
时平鸟雀须食尔,鸿羽可用高难攀。
从今识路窘捷径,求我莫傍终南山。
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泾水为渠食万口,一石论功泥数斗。嗟泾独不似渭闲,安流赴海又西还。天下楩柟尽隆栋,何如栎社不材间。无能饱食犹天上,巧智忧劳缘利赏。我无懋功突厥名,横身为国作长城。又非石堡将军勍,带刀夺取紫袍荣。世上此身愚莫比,雾縠翻惭汉童子。壮心虽欲强自挽,凫足元悭续非喜。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,羞死王嫱马上弹。时平鸟雀须食尔,鸿羽可用高难攀。从今识路窘捷径,求我莫傍终南山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。元代。方回。 已学故学天隐说,多因误剃镜中头。戏拈当日颜良案,两足何堪踏两舟。
送赵清臣宰姚江。。楼钥。 玉立君家好弟兄,蓝田风采照花城。版舆寿母人间盛,千里何曾去送迎。
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。。黄公辅。 去腊此时逐武冈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归杨柳,犹觉寒风透客裳。白发岂牵三尺绶,青山频结九回肠。告休未得如初愿,一片乡心度夕阳。
昆岩。宋代。林景熙。 神斧何年凿,南山片石盘。玉藏仙笥古,翠落县门寒。老木天边瘦,归云雨外残。市尘吹不到,朝夕静相看。
同崔太史张侍御饮周都阃亭子。明代。何景明。 公主山亭在,元戎小队回。碧沙沾细雨,白日映轻雷。已并花边骏,难孤竹下杯。良宵可乘兴,归骑莫频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