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越流亡岁,湖南馈饷时。目前堪抚字,江右少疮痍。
上佐官何美,南行乐不支。盛年思报国,莫动别离悲。
送明理赴南丰州判官。元代。宋褧。 吴越流亡岁,湖南馈饷时。目前堪抚字,江右少疮痍。上佐官何美,南行乐不支。盛年思报国,莫动别离悲。
宋褧(1294-1346), 字显夫,大都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。泰定元年(1324)进士,授秘书监校书即,改翰林编修。后至元三年(1337)累官监察御史,出佥山南宪,改西台都事,入为翰林待制,迁国子司业,擢翰林直学士,兼经筵讲官。卒赠范阳郡侯,谥文清。著有《燕石集》。延佑中,挟其所作诗歌,从其兄本(字诚夫)入京师,受到元明善、张养浩、蔡文渊、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。至治元年(1321),兄诚夫登进士第一,后三年(1324)显夫亦擢第,出于曹元用、虞集、孛术鲁翀之门,时士论荣之。 ...
宋褧。 宋褧(1294-1346), 字显夫,大都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。泰定元年(1324)进士,授秘书监校书即,改翰林编修。后至元三年(1337)累官监察御史,出佥山南宪,改西台都事,入为翰林待制,迁国子司业,擢翰林直学士,兼经筵讲官。卒赠范阳郡侯,谥文清。著有《燕石集》。延佑中,挟其所作诗歌,从其兄本(字诚夫)入京师,受到元明善、张养浩、蔡文渊、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。至治元年(1321),兄诚夫登进士第一,后三年(1324)显夫亦擢第,出于曹元用、虞集、孛术鲁翀之门,时士论荣之。
和泛池三首 其二。明代。边贡。 闻结茅亭傍水边,几时同泛钓鱼船。酒宾诗主东南美,霁月光风上下天。白雪可须推郢调,黄州真屡梦坡仙。休嫌小隐邻城市,心远由来地自偏。
一枝山房见新月。清代。谢道承。 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送刘侍御归台 其三。明代。李攀龙。 兰台使者出长安,风俗三齐揽辔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须君柱后惠文冠。弹章气借山河壮,执法秋临节钺寒。傥值东封陪扈从,旧游偏奉六龙欢。
里中有虚传榜帖者。宋代。钱时。 榜帖虚传鬨里闾,聚门如束散如驱。莫言此个无端的,世上浮名总是虚。
善权即事十首 其五。宋代。李纲。 小童又报雪花飞,深炷炉烟欲起时。淅沥乍闻经竹叶,飘萧初看著松枝。南人共讶何曾见,北顾深颦有所思。牢落无言自搔首,却惊华发顿成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