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

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朗读

闻说轮台路,连年见雪飞。

春风曾不到,汉使亦应稀。

白草通疏勒,青山过武威。

勤王敢道远,私向梦中归。

译文

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,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。

春风从未到过那里,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。

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,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。

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,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。

注释

临洮:即洮州,唐时与吐蕃接界,在今甘肃临潭西。一说指临洮军,驻狄道(今甘肃临洮县)。北庭:唐六都护府之一,治所为庭州(今新疆吉木萨尔北)。

轮台:庭州属县.在今新疆乌鲁木齐。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”

连年:接连多年。一作“年年”。唐郑遂初《别离怨》诗:“荡子戍辽东,连年信不通。”

曾(zēng):竟,竟然。一作“长”。

应:一作“来”。

疏勒:地名,唐时安西四镇之一,在今新疆疏勒。

武威:地名,今属甘肃省。

“勤王”句:一作“不敢道远思”。勤王:谓尽力于王事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狐偃言于晋侯曰:‘求诸侯莫如勤王。’”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 .全唐诗(上)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86 :473 .

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创作背景

 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(754年)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。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。这是一次唱和,他得到“飞”字韵,因作诗留赠,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戴伟华.岑参边塞诗新论——以人缘和地缘为视角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(6).

  此诗所写,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慰问。诗题“发临洮将赴北庭”,因而诗中所叙述,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。开头“闻说”者,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,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:自然方面,春不到,连年飞;人事方面,汉使应稀。此次虽是作者第二次出塞,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,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,但是调子并不低沉。

  从“连年飞”至“青武威写景,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,而是通过描写春不来、人少、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。“连年飞”写气候之寒冷,“春曾不到”写其荒凉,“白草通疏勒”写其萧瑟,“汉使亦应稀”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,揭示西域戍边艰苦性。

  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,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,“勤王敢道远”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,而“私向梦中归”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,想和亲人团聚情感。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“勤王道路远,家乡何时归”的关怀,写得很有创意,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,升华了主题,言简义丰,言有尽而意无穷

  全诗从“闻说”落笔,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物,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,尽力国事高昂思想感情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 ...

岑参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好因鲂鲤答枯鱼,总觉蛩蛩念巨虚。白日怀人当槛坐,红云羡尔对江居。

身名莫笑中条叟,乡里须乘下泽车。丙舍一椽松数尺,未妨他日访吾庐。

()
梁柱臣

仙客蓬莱侍直还,晚怜休沐得仙山。聊堪吏隐人间世,欲赋郊居未拟閒。

()

紫石仙翁骨道清,丹成往往步步轻。

黄石仙翁道眼明,书成往往字字精。

()

材资合黄阁,器业偃朱轓。教府依模范,枢庭验讨论。

成梁繄杜预,障水幸王尊。二纪朋僚旧,追怀恸寝门。

()

宝塔凌霄迥,登攀俯九垓。山河天际绕,楼阁日边开。

幡影依檐落,铃声拂槛来。马江波浩渺,雉堞势萦回。

()

恶石聚散元气朴,本草搜剔造化窟。俱收并蓄笼中物,山精水怪藏不得。

休言魄为天所夺,入其手者命可活。须防姮娥去奔月,大胜扁鹊能起虢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