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盘豆驿水馆后轩

题盘豆驿水馆后轩朗读

极目晴川展画屏,地从桃塞接蒲城。

滩头鹭占清波立,原上人侵落照耕。

去雁数行天际没,孤云一点静中生。

凭轩尽日不回首,楚水吴山无限情。

译文

举目远眺,万里晴空下的渭南平原像一幅展开的画图,盘豆驿地处桃林塞与蒲城之间。

白鹭鸟站立在水边,太阳已经落山了,高原上农民还趁着余晖忙着耕地。

南去的飞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,一片孤云在山间悠闲地升起。

我在驿馆后轩整天依窗眺望,眼前的山山水水充满诗情画意。

注释

盘豆驿(yì):古驿站,原址在陕西省渭南。

极目:远望。

桃塞:桃林古塞,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以东、至河南省灵宝之间。

原上:高地。

落照:夕阳。

凭轩:依着窗子。

尽日:整天。

楚水吴山:泛指大江南北的名山胜水,这里指盘豆驿一带的山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孙广才、吴林飞选注.《中国古代诗歌选读》.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14:161-163

2、丁成泉辑注.《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·第一卷》.湖北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4:1085

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写于韦庄辞别越中亲眷入蜀之时路过盘豆驿的途中。诗人看到滩头原上而及天际孤云的景象,不免产生了无限的孤寂、落魄情怀与漂泊无依的伤感,使他怀念起家乡以及江南的亲戚旧友,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余冠英.《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》.江苏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89:559

  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清丽宏阔的景色,心中产生无限感慨,想起了漂泊生活艰辛,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眷念之情。

  第一、二两句先诗人从总体上描写盘豆城。“极目晴川”,中原天空晴明,地面平旷,看不透,望不尽,就如展开一架巨大的画屏似的,跟诗人久住大江南北所习见的“楚水吴”形成强烈的反差。因此,先写出这深刻印象。然后再交代出地理方位:“地从桃塞接蒲城”。盘豆城就处在河南陕西之间,东接中州,西通关中大道。“从”“棒”交代了诗人自东而西的行踪,可见诗人的行色匆匆。

  第三、四两句描写诗人在水馆后轩所看到的景象。诗人小憩于官驿里的水馆后轩,开窗远眺,首先扑人眼帘的是“滩头鹭占清波立”。原来这水馆的水另有源头,那里卓立着顾影的白鹭。一个“占”字。写出白鹭的形单影只,也道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。而“原上人侵落照耕”,则状写平川与人们的农事,他们仍在辛勤地耕作,直至融入如火的晚霞。这两句都从平视角度写,上句写的是静态,用冷色调;下句写动态,用暖色调,相映成趣,写出了中原夏末秋初的清新气息,还隐隐透露出诗人异样的惊喜之情,晴川之上也有像江南一样的明丽景色

  第五、六两句描写诗人在晴川所见以及流露出的感情。这两句诗人侧重于一个“晴”字,诗人改用仰视角度写晴空所见“去雁数行天际没”,从有到无,虽有雁南飞而不能传书,可见诗人内心的惆怅;“孤云一点净中生”,从无到有,虽是写景,也象征着诗人的孤寂,一种飘泊流离感伤油然而生。

  第七、八两句则写出诗人的心绪。诗人靠在后轩窗棂上凝望晴川的景色,竟至长时间不肯回过头来,是因为这里的清波落照与“楚水吴”有相类之处,韦庄曾客游江南十年,弟妹散居越中诸郡,晴川这种明净之美触发诗人对越中亲故怀念。“无限情”三个字压尾,余音袅袅,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思。

  这首诗由“极目”起,至“凭轩”终,通篇无一字直言“愁思“,结尾诗人指望着“楚水吴无限情”,然而“尽日不回首”的身影始终笼罩着画面,“去雁”、“孤云“所带出的莫名惆怅和难言忧虑,增强深化了诗的主题,更有表现力。

韦庄

韦庄(约836年─910年),字端己,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)人,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,唐朝花间派词人,词风清丽,有《浣花词》流传。曾任前蜀宰相,谥文靖。 ...

韦庄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或歌或罢有馀思,不可如何赋远而。日月惊心成老大,风云逼眼动愁悲。

人间美景当头错,山背烟容觌面欺。斗室何关终古事,此中惆怅复谁知。

()

闽人虚畏甲申雨,海客真愁己卯风。千里霞光当日暮,一痕虹影在天东。

尧忧不离耕桑事,禹贡难忘战伐功。绠短汲深增百虑,那因妻子念途穷。

()

秀植登中禁,灵根记大方。纤枝乘十雨,劲节誓千霜。

云干仍稠直,烟华稍郁苍。绿阴疏未合,翠鬣俨相望。

()

幡竿插入千岩底,鸟语飞来绝壁间。洞口行人迷处所,不知钟梵锁孱颜。

()

浮峤千峰郁翠盘,北堂开处对巑岏。囊馀鲍氏珍珠黍,地有何姑云母丹。

琪树舞风回色鸟,玉笙吹月下文鸾。遥知邓岳多仙侣,碧海觞飞玉露漙。

()

圣哲符休运,伊皋列上台。覃恩丹徼远,入贡素翚来。
北阙欣初见,南枝顾未回。敛容残雪净,矫翼片云开。
驯扰将无惧,翻飞幸莫猜。甘从上苑里,饮啄自裴回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