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塞

出塞朗读

译文

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。

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。

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,要为国捐躯。

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。

注释

环:与“还”同音,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。

胡奴: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。玉关:即甘肃玉门关,汉时为出塞要道。

沙场:本指平沙旷野,后多指战场。

马革裹尸:英勇作战,战死于战场。

  “拼将热血洒疆场”,这是一首边塞诗,写于1906年。当时作者日本回国,曾北上游历,在吉林、辽宁一带察看形势,一路走来,有许多感想,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

 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,“军歌应唱大刀环,誓灭胡奴出玉关。”出征战士高唱着战歌,挥举大刀,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。玉关,本指玉门关,这里代指海关。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,因此要杀到关外,把他们彻底消灭。这里用一个“环”字,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,凯旋而回。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,抒发了作者情感,“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革裹尸还。”作为一名战士,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,为国捐躯,死得其所,又何必用“革裹尸还”呢?

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,充满了英雄义气概,把一腔报效祖国、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,作者安庆起义,失败被捕,清政府要他写口供,他挥笔直书:“尔等杀我好了,将我心剖了,两手两足断了,全身碎了,均可,不可冤杀学生。”尔后,慷慨就义,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。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,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,最后一句“何须革裹尸还”,写出了他壮怀激烈、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。总之,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。

徐锡麟

徐锡麟(1873年-1907年),字伯荪,号光汉子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生于地主绅商家庭,幼读私塾,喜欢算术、天文,先后取得廪生、副举人等功名。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,仇视清廷,其父恐受连累,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,表示脱离父子关系。 ...

徐锡麟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何年海上还,坐镇此山川。笔砚归京阙,衣冠带瘴烟。

一生忠胆在,万古党名传。吾道多流落,西风问老天。

()

来路青青草,随君去未休。

亦将离思远,还共翠心抽。

()

无身尚拟魂相就,身在那无梦往还。
直到他生亦相觅,不能空记树中环。

()

王昌家直在城东,落尽庭花昨夜风。
高兴不辞千日醉,随君走马向新丰。

()

逢人提菊卖,方省是重阳。

山晓雨初霁,江秋树亦凉。

()

长日登临忆侍郎,芳时谭笑客凝香。

须公多办琼花露,容我时开古锦囊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