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·题梅扇

菩萨蛮·题梅扇朗读

梅花韵似才人面。为伊写在春风扇。人面似花妍。花应不解言。

在手微风动。勾引相思梦。莫用插酴醿。酴醿羞见伊。

  这是为画着梅扇子题写的一首小令,属于咏物之作,借梅扇写春情,也有一番巧思。

  上片写持扇而观时见画思人的内心活动,以扇上梅与意中人面联系比较,表露对伊人的倾慕爱恋之情。句意是:梅标致就像有才华的伊人的面貌,如今伊人被画在可以吹拂春的扇页上。伊人的面貌就象梅一样美好,只是应该承认,梅却不能理解人的语言。这里化用了两个典故。其一,见《旧唐书·杨再思传》。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(六郎)以美好的姿容受到则天皇帝的宠幸,杨再思就阿谀奉承地说:“人言六郎面似莲,再思以为莲似六郎,非六郎似莲也。”词中只是为了切题,把莲换成了梅,但却巧妙地把无耻谄媚之言化为衷心赞美之辞,用梅衬托才人,直有拜倒伊前、五体投地的意味。其二,见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明皇秋八月,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,帝与贵戚赏焉。左右皆叹羡久之。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:‘争如我解语?’”后来遂用解语比喻美人。词中用此,意思仍然是借赞人,人比好;因为人能解言,意味着善体人意。先以比人,后又以人比,反复言之,由于意不能自己。比来比去,总是不如人,人胜于,可以突出才人在其心目中神圣而崇高的地位。即使是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也可以见出其意有所向,爱有所专。

  下片写持扇而摇时因遐想的内心活动,进一步表露相思景仰的一片深情。句意是:把扇在手,徐徐摇动,轻轻扇起微,柔和的使人不禁联想到伊人的温存,于是勾引相思的梦来。只是莫要在梳妆时把酴醾插到头上啊,因为酴醾也自惭形秽,羞于见到像梅那样美好的才人哩。“微”,与上片“春相应,春柔和温暖,容易产生爱抚怜惜的通感,勾引相思,因而顺理合情。“酴醾”,名,以颜色像酴醾酒而得名,期迟在春末,故苏轼诗云:“酴醾不争春,寂寞开最晚”(《分类东坡诗》二十《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菩萨泉见饷》之一)。这里主要是用来衬托梅、突出才人,表露为之倾倒情意同时隐约透露出莫教残春恼人意绪的别趣。

  伊,通常指第三人称,有时也指第二人称。如《刘知远诸宫调》:“三娘告启刘知远,伊自参详,我因伊吃尽兄打桄(折磨)。”词中也可以从第二人称来体会其情话喁喁之状,更觉亲昵缠绵

  这首小令题为梅扇,其实着眼于持扇人的情怀。从词意看,疑是为歌伎而作,时间应是暮春。词中摹写女伎心理,设身处地,体察入微,故能口吻毕肖,婉而有致。

周纯

僧,字忘机,成都华阳(今四川华阳)人。后依解潜,久留荆楚,故亦自称楚人。少为浮屠。蹈冠游京师,以诗、画为佛事,都下翕然知名,士大夫多与之游。。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,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,故曰九朽,继以淡墨一描而成,故曰一罢,罢者毕也。纯独不假乎此,落笔便成,而气韵生动。每谓人曰:“书、画同一关捩,善书者又岂先朽而后书邪?”有石鼎联句图传于世。《画继、后村题跋》。 ...

周纯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西湖晴碧晚溶溶,与客常来坐好风。

记得有人歌小玉,月明犹在画船中。

()

菊花开灿烂,溪水日潺湲。不睹黄云暗,焉知白露繁。

稻粱迟社燕,茗盌对山村。回首成衰迈,还应望石门。

()
何乔新

潭阳远在夜郎西,石径萦纡路转迷。俗犷犹存盘瓠旧,树深惟听鹧鸪啼。

茅檐彫弊哀三户,岚霭氤氲接五溪。欲吊灵均何处是,江头兰芷正凄凄。

()
熊盛元

海底鱼游乐未央,此身何啻在濠梁?遥闻尺八箫声起,牵得乡愁尔许长。

()

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

遥遥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余霞敛复晴,昏烟淡将夕。

()

人事推迁可奈何,纷纷蝼蚁上南柯。功名频看匣中镜,岁月真如机上梭。

蜀魄有怀终陨血,寒鸦无力欲填河。坐深庭院浑忘倦,凉露沾衣感慨多。

()